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诊断与计划
在进行化疗之前,首先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测和组织活检等手段确诊肿瘤的类型和分期。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肿瘤的位置、大小、扩散程度及患者的身体状况,医疗团队会制定一个个性化的化疗方案。
2.药物选择与剂量确定
根据不同类型的肿瘤和治疗目标,医生会选择适合的化疗药物。这些药物可以是单一的药物,也可以是多种药物联合使用。
确定药物的剂量时需考虑多个因素,如患者的体重、年龄、肾功能及肝功能等,以确保在最大限度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尽量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伤害。
3.实际给药
化疗药物通常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给予,但也可能采用口服、肌肉注射或局部应用等其他途径。
给药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因治疗方案而异,可能是每天、每周或每月一次,每次持续几个小时到几天不等。
4.后续监测与调整
在化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液检测和其他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和检测潜在的副作用,如贫血、感染、肝肾功能损害等。
根据监测结果,医生可能会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或者改变给药频率,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化疗虽能有效地控制肿瘤生长,但也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疲劳等。因此,在化疗期间,采取一些辅助措施如营养支持、心理疏导和镇痛治疗等,可以帮助缓解这些不适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