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血液检查:
类风湿因子:约70%-8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呈阳性,但其特异性较低,其他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感染亦可能阳性。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敏感性达60%-70%,特异性高于90%。ACPA阳性通常提示更高风险的骨破坏。
红细胞沉降率与C反应蛋白:反映炎症指标,值升高提示体内存在炎症活动,但非特异性。
全血细胞计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度贫血或白细胞减少。
2.影像学检查:
X线片:晚期类风湿关节炎可见典型的骨侵蚀、关节间隙变窄等改变,但早期影像学表现不明显。
核磁共振:能够检测到X线不能发现的早期软组织和骨关节病变,如滑膜炎、水肿等。
超声检查:用于观察滑膜增厚及关节腔积液,有助于早期发现关节炎症状。
3.其他排除性检查:
抗核抗体:若阳性需进一步鉴别是否存在其他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而不是类风湿关节炎。
痛风相关检查:尿酸水平检测,可排除痛风性关节炎。
感染性关节炎筛查:通过关节液分析或病原学检测排除结核、病毒等感染因素。
4.诊断标准:
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分类标准,需结合关节受累部位数量、血清学指标(RF或ACPA)、急性期反应物(ESR或CRP)和症状持续时间(≥6周)。综合评分达到一定分值方可诊断。
仅凭单一检查无法完全排除类风湿关节炎。医生需要根据综合指标进行判断,同时需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