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东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整形外科
1.外眼角形态
术后需观察外眼角是否保持对称。通常,外眼角切除会略微拉长眼裂,使眼睛形状更加修长。如果出现明显的不对称、过度外翻或内陷,可能提示需要进一步调整。
2.双眼皮弧线和宽度
应注意双眼皮的弧线是否流畅,宽度是否均匀。一般情况下,术后肿胀期(1~2周)可能导致双眼皮显得较宽,随着肿胀逐渐消退(约1~3个月),最终宽度稳定下来。
3.眼周肌肤状态
观察眼周皮肤是否有异常的红肿、瘙痒或者硬结,这是判断创口恢复的重要指标。轻微的红肿在术后一周内是正常现象,但如果持续加重,则可能提示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4.面部整体协调性
从正面、侧面及45°角等多个角度观察眼部与面部五官的协调性,评估新形态是否符合术前设计目标。尤其要关注双眼是否显得更加明亮,同时避免不自然的表情或紧绷感。
5.疤痕恢复情况
留意外眼角切口处是否有增生性疤痕。术后早期疤痕可能略微隆起或呈粉红色,但随着时间推移(通常3~6个月),颜色会逐渐淡化,疤痕软化。如果疤痕变得明显增厚,应考虑寻求医生建议。
6.视觉功能评估
注意术后是否出现视物模糊、眼疲劳或流泪增加。虽然这些症状在短期内较常见,但若持续时间较长,需排除泪小管损伤或其他结构性改变的可能。
术后的观察应结合恢复阶段特点,合理判断变化趋势,坚持定期复诊以确保手术效果达标并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