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长时间空腹可能引发低血糖。尤其是接受胰岛素治疗或服用降糖药物的患者,空腹可能导致血糖过低,引起头晕、心慌、出汗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2.空腹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机体应激性升高。当机体没有能量来源时,肝脏会通过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功能释放更多葡萄糖入血,从而引起血糖上升。这种现象称为“反跳性高血糖”。
3.空腹会影响基础代谢率的稳定性。长期不规律饮食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加重,使得血糖调控更加困难,并增加发生脂肪肝和心血管问题的风险。
4.饥饿感可能促使下一餐暴饮暴食,造成血糖剧烈波动。研究显示,规律的饮食习惯和均衡的营养摄取对维持血糖平稳至关重要。
5.长期空腹可能诱发营养不良,尤其对于需要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来维持正常代谢的人群。不仅不利于血糖调控,还可能诱发其他系统性的健康问题。
采取科学合理的饮食模式,比如少食多餐、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以及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更有助于血糖的平稳和健康的维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