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化学换肤
使用化学溶液如三氯醋酸、乳酸或水杨酸,剥离皮肤表层,使其再生。通常每3到4周进行一次,效果需要数次治疗才能显现。
2.激光治疗
非剥脱性激光(如Er:YAG激光)通过刺激皮肤胶原蛋白生成,改善皮肤质地和色调。一般需要3到5次治疗,每次间隔约一个月。
剥脱性激光,如二氧化碳激光,通过去除皮肤表层,促进新皮肤生长。恢复期较长,效果显著。
3.微针疗法
使用微小的针头在皮肤上创造微小的创口,刺激胶原蛋白生成。大多数情况下,需要3到6次治疗,每次间隔4到6周。
4.填充剂
注射透明质酸、胶原蛋白等填充物,直接填平凹陷处。效果立竿见影,但通常只能维持数个月到一年。
5.外用药物
含有维生素A酸(如视黄醇)、果酸类产品,通过促进细胞再生和修复,有助于淡化痘印。使用时应注意防晒,以免发生色素沉着。
以上方法需由专业医生评估后推荐,并且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处理,以免加重皮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