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常用穴位:
百会穴:位于头顶,可以调节大脑功能,改善全身气血运行。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具有疏通经络、解表散寒的作用。
曲池穴:位于肘部外侧,对缓解上肢瘫痪有帮助。
合谷穴:位于手背拇指与食指之间,可以调节面部及上肢的气血。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能增强下肢力量和改善步态。
阳陵泉穴:位于小腿外侧,对下肢痉挛和疼痛有缓解作用。
2.治疗频率与疗程:
每周进行3-5次针灸治疗,每次治疗时间约为30分钟。
一个疗程通常为4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进行多个疗程。
3.配合康复训练:
针灸治疗应结合物理治疗,如拉伸、按摩和运动训练,以最大程度地恢复肢体功能。
适当的心理支持也非常重要,有助于患者保持积极的康复态度。
4.禁忌与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需由专业针灸师进行,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剧烈活动,防止二次损伤。
孕妇、高热病人或有出血倾向者应慎重使用针灸疗法。
针灸在左侧肢体偏瘫的康复中起到辅助作用,通过刺激穴位,改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结合物理治疗和心理支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