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肝衰竭:
急性肝衰竭:病情发展迅速,患者从健康状态到出现严重症状可能只需要几天到几周。常见诱因包括病毒性肝炎、药物中毒(例如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
慢性肝衰竭:通常由长期的肝病如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或酒精性肝病引起,进展较为缓慢。
症状:黄疸、腹水、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等。
预后:急性肝衰竭如果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达50%以上;慢性肝衰竭同样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尤其是在失代偿期。
2.肝癌:
类型:主要包括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其中肝细胞癌占比超过75%。
风险因素:长期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
症状:早期常无明显症状,晚期可能出现黄疸、体重减轻、食欲不振、上腹痛等。
预后:肝癌的五年生存率普遍较低,尤其在晚期诊断的情况下。局部晚期肝癌的五年生存率约为10-20%,而早期肝癌经过手术切除后,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50%以上。
肝衰竭和肝癌各有其严重性和复杂性。肝衰竭的发展速度和致死率令人关注,特别是急性肝衰竭。而肝癌的隐匿性和高复发率也使其成为一种高度致命的疾病。对于这两种疾病,早期发现和干预至关重要。避免危险行为,如酗酒、不安全的性行为和滥用药物,可以显著降低患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