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近视的发生机制:
近视主要是由于眼球前后轴过长(轴性近视)或角膜及晶状体的光学曲率过强(屈旋光性近视),导致外界物体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前。
轻度近视可能通过生活习惯调整、适当用眼卫生改善部分症状,但眼轴一旦变长便不可逆转,因此近视不会自然消失。
2.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干预:
青少年时期的近视发展速度较快,可以通过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控制眼轴生长速度,每年能降低近视增长幅度30%-60%。
配戴角膜塑形镜(OK镜)可通过夜间佩戴短暂改变角膜弧度,从而抑制近视进展,并在白天提供一定程度的裸眼视力提升效果。
避免持续近距离用眼、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也有助于延缓近视加深。
3.成年人和已稳定近视的情况:
对于已经定型的近视,在医学上没有非手术方式可以将视力恢复至正常范围。
激光矫正手术,如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或飞秒激光手术,可通过重塑角膜形态使光线重新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使裸眼视力达到接近正常。但这些方法并未真正“治愈”近视,而是物理性矫正屈光状态。
晶体植入手术对于高度近视患者是一种有效的选择,直接植入人工晶体以矫正视力。
4.误区与注意事项:
市面上一些声称能通过特殊训练恢复近视的产品或方法缺乏科学依据,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任何眼部锻炼能够显著降低近视度数。
保健类食品或维生素补充剂虽有助于眼健康,但不能逆转眼轴变长问题,对减轻近视无作用。
因近视的不可逆性,应注重早期预防和科学干预,以避免度数进一步加深及可能引发的相关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或黄斑病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