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盆底肌肉松弛:盆底肌肉负责支持膀胱、直肠等下腹部器官。如果这些肌肉松弛或无力,可能会在排尿后感觉到肛门区域的下垂感。年龄增长、分娩及一些慢性疾病可能导致这种松弛。
2.腹压增加:排尿时伴随用力可能造成腹压增加,对盆底产生压力,从而可能引发肛门区域的不适或下垂感。
3.神经支配异常:控制盆底肌肉的神经如果受损或功能异常,也可能导致排尿后出现不适或下垂感。
4.直肠疾病:某些直肠疾病如痔疮、脱垂等也可能导致排尿后肛门区域的不适感。
5.泌尿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可能影响排尿过程,引起类似的症状,如感染、炎症或结石等。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维护盆底健康,规律锻炼并注意饮食,以减少发生不适的风险。如出现持续不适,应寻求专业医疗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