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钟爱主任医师
南京市中医院 老年科
1.直肠前突是一种盆底功能障碍,其特点是直肠前壁向阴道方向膨出,形成一个类似囊袋的结构。该结构可能会影响粪便在直肠内的排列和排出,使得粪便受到挤压而变扁或呈细条状。
2.由于直肠前突导致的排便困难,患者往往需要增加腹压以促进排便,这种反复的用力可能进一步加重粪便形态的异常。
3.除了大便形状的改变,直肠前突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排便感不完全、需要手托阴道后壁才能完成排便、盆底沉重感以及便秘等。
4.在临床上,大便形状发生变化并不一定是直肠前突独特的表现,还可能与其他原因有关,例如肛门或直肠狭窄、肿瘤、慢性炎症等。如果发现大便形状长期异常且伴有其他不适症状,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
5.诊断直肠前突通常依赖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排粪造影或盆底核磁共振)等方法,以全面评估直肠及周围组织的功能和解剖情况。
对于出现此类问题的人群,应尽早就医。合理调整饮食增加纤维摄入,有效缓解便秘症状,同时避免长时间增加腹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