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睡眠结构的改变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深度睡眠比例会减少,浅睡眠时间增加,夜间容易醒来,并且再次入睡困难。总体睡眠需求量也有所下降,通常每天需要6-7小时左右与年轻人相比减少,这可能导致早醒后误以为失眠。
2.身体健康问题
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关节炎等慢性病容易引发身体的不适感,干扰正常睡眠。
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或帕金森病等疾病常伴随睡眠紊乱。
呼吸问题:老年人更容易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其反复的呼吸中断可能导致晚上频繁觉醒。
3.情绪与心理因素
老年阶段的孤独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也会显著影响睡眠质量。例如,抑郁症患者常表现出入睡困难或者清晨过早醒来,而焦虑则可能让人难以放松入睡。
4.药物影响
老年人通常服用多种药物,其中一些可能对睡眠造成负面影响,例如治疗高血压的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以及某些激素类药物。长期依赖安眠药,也可能出现睡眠质量下降的现象。
5.生活习惯与环境因素
不规律的作息时间、白天过长的小睡时间以及缺乏足够的日间活动,会使夜晚入睡变得更加困难。同时,卧室的灯光、噪音、温度等环境也能对老年人的睡眠产生影响。
鉴于上述原因,老年人失眠应从多方面排查,以便有针对性地改善问题。对于持续睡眠障碍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医生,以排除潜在疾病并获得适宜的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