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如果怀疑患者存在完全性肠梗阻,特别是在扭转、绞窄性肠梗阻或肠道血流受损的情况下,应避免下管。这是因为下管可能无法减轻压力,且延误手术可能导致肠坏死。此时需要尽快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腹部X光或CT扫描,以评估肠道状况,并根据结果决定是否需要紧急手术干预。
2.在术后肠梗阻的病例中,尤其是当患者曾多次接受过腹部手术时,下管可能无效甚至有风险,因为粘连可能是主要原因。应考虑进行保守治疗,包括禁食、静脉输液、胃肠减压和密切监测。同时,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促进肠蠕动。
3.对于一些功能性梗阻,如麻痹性肠梗阻,通常不建议下管。应寻找并治疗潜在诱因,例如电解质失衡或药物副作用。必要时,可使用促进肠蠕动的药物。保持患者活动,以及进行轻柔的腹部按摩,都能帮助缓解症状。
在面对肠梗阻时,及时识别病情严重程度和潜在原因是关键。如果出现剧烈腹痛、持续呕吐、腹胀加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