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发病机制:结核性腹膜炎是结核病的一种表现形式,当结核杆菌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传播至腹膜时引发炎症反应。它通常伴随其他形式的结核感染,如肺结核。
2.症状: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体重下降、发热和夜间盗汗等。由于这些症状比较隐匿且与其他疾病相似,往往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3.诊断:诊断依赖于综合的临床评估,包括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扫描)、实验室检测(如结核菌素皮试、血清学检测)以及腹腔穿刺液的分析以排除其他原因。
4.治疗:标准的抗结核药物疗程通常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等,持续治疗6至12个月。这一方案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有效控制感染并预防复发。
5.预后: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并开始适当的抗结核治疗,预后通常较好。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腹膜纤维化、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并增加死亡风险。
及时识别结核性腹膜炎的症状并进行诊断和治疗是关键,以免造成更复杂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