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率:
成人正常心率范围通常为60至100次/分钟。
警报下限可设置为50至60次/分钟,以便及时发现心动过缓。
警报上限可设置为100至130次/分钟,以便及时发现心动过速。
2.心律不齐: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如房颤或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设置个性化的报警标准。
3.QT间期:
通常用来评估药物引起的QT延长或短缩。
上下限应根据基线QT值和患者的具体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整。
4.ST段变化:
ST段抬高或压低可能提示心肌缺血或梗死。
设置上下限时需考虑与基线相比的变化幅度,一般变化大于0.1mV可作为报警阈值。
5.其他参数:
对于有特定需求的患者,还可以监测其他参数如呼吸率、血氧饱和度等,并设置相应的报警范围。
在设置报警值时,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医疗团队的建议进行个性化调整,确保在提供有效监护的同时,减少误报警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