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注意饮食调养
保持饮食清淡,避免高脂肪、高糖、高盐食品,这些食物会增加肝脏代谢负担。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植物营养素的新鲜蔬菜水果,如菠菜、芹菜、胡萝卜、柑橘类水果等,有助于增强肝脏抗氧化能力。
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如鱼肉、鸡蛋、大豆制品,有助于修复肝细胞。
避免油炸、熏制和腌制食品,因为这些食物中的有害物质需要通过肝脏解毒,容易造成负担。
2.保持规律作息
按时睡觉,尤其要在晚上11点前进入深睡眠状态。肝脏的主要排毒时间段在晚间11点至凌晨3点,此时充足睡眠能够促进肝细胞再生。
避免过度疲劳,过劳会导致肝血减少,不利于肝脏功能正常运作。
3.适度运动
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游泳、骑自行车,每次30-60分钟,可以提高肝脏代谢效率。
避免剧烈运动或突然加大运动量,以免引发肝脏供血不足。
4.戒烟限酒
烟草中的有害成分会损伤肝细胞,长期吸烟还可能诱发肝脏炎症。
控制酒精摄入,每天饮酒量不能超过10克(女性)或20克(男性),尽量选择不饮酒,尤其是患有慢性肝病者更需禁酒。
5.管理情绪
春季气候变化容易引起情绪波动,而肝脏与情绪关系密切。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愤怒、焦虑等负面情绪对肝脏造成刺激。
可通过冥想、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
6.远离药物滥用和肝毒性物质
非必要情况下避免服用对肝脏有损伤作用的药物,如某些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避免接触工业溶剂、农药等有毒物质,减少肝脏受损风险。
7.定期检查
每年进行一次肝功能检查,特别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或肝脏疾病高危人群,应及时监测肝脏健康。
春季保养肝脏需要从饮食、生活习惯到心理调节全面进行,以维持肝脏的正常代谢和解毒功能,同时降低患病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