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手术后的药物使用方法

2025-04-0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病情分析:胃癌手术后药物的使用需要根据个体病情、病理分期及手术方式进行调整,主要包括抗肿瘤药物、营养支持药物和辅助治疗药物的合理应用。遵医嘱用药是关键。

1.抗肿瘤药物的使用

对于Ⅱ期或以上分期的胃癌患者,多需要在术后6-8周内开始辅助化疗。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如卡培他滨或S-1)。

化疗的周期一般为6个月左右,具体需视患者耐受情况而定。每个周期后应进行复查评估,观察疗效及副作用。

2.营养支持药物的使用

胃癌手术后,特别是全胃切除术后的患者,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问题。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12、铁剂、叶酸及其他维生素,以预防营养缺乏性贫血等并发症。

如果存在进食障碍或营养不足,可通过口服营养补充剂或静脉途径提供必要的蛋白质和热量支持。

3.辅助治疗药物的使用

质子泵抑制剂如埃索美拉唑或泮托拉唑可用于减少胃部炎症及促进术后愈合,一般术后1-4周应用即可。

为预防术后感染风险,可短期使用抗生素,但需避免长期依赖以免导致菌群失衡。

若出现腹胀、恶心等消化功能紊乱症状,可使用促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或莫沙必利。

4.个性化药物使用

如果术后病理报告显示有特定基因突变(例如HER2过表达),可能需要靶向治疗,如曲妥珠单抗的加入。

免疫治疗在晚期或复发性胃癌中也逐渐被应用,但需严格筛选适应证。

5.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化疗期间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应及时告知医生以调整方案或给予对症治疗。

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可能导致低镁血症或骨质疏松,应定期监测相关指标。

术后药物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疗团队指导下进行,并辅以定期复查和健康管理模式,以提高术后生存质量并延长寿命。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