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胃肠道蠕动增加:在排便前,肠道会增加蠕动以推进粪便,这个过程可能导致腹部痉挛性疼痛。这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正常生理反应。
2.肠易激综合征:约10-15%的人群患有此病症,其特点是慢性的腹痛、腹胀以及排便习惯的改变,如腹泻或便秘。肠易激综合征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与肠道敏感性增加、肠道菌群失调或者压力有关。
3.便秘:长期便秘可能导致粪便积聚在结肠中,引发腹痛。这种疼痛通常在排便后得到缓解。
4.感染性肠炎: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可引起急性肠炎,导致腹痛、腹泻和发烧等症状。
5.食物不耐受或过敏:对某些食物成分的不耐受(如乳糖不耐受)或过敏可能引起消化不适,包括腹痛和腹泻。
6.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这些慢性疾病会导致肠道黏膜的炎症,从而引发腹痛和其他消化系统症状。
7.应激因素:心理压力或焦虑也可能影响肠道功能,从而引发腹痛或其他不适症状。
如果排便前的腹痛频繁发生或伴有其他症状,应考虑就医进行全面评估,以明确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