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观察症状
如果出现头晕、乏力、心悸或视物模糊等症状,需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整。这些症状可能与血液循环不足有关,应特别注意。
无明显不适的情况下,部分人可能是生理性低血压,无需过度担忧,但建议定期监测。
2.饮食调整
增加水分的摄入量,每天饮水1500-2000毫升,有助于维持血容量稳定。
适当增加盐分摄入,尤其是在出汗较多的情况下,每天盐摄入量可以控制在6克左右,但需避免超量。
富含铁、维生素B12及叶酸的食物,如红肉、绿叶蔬菜和坚果,可以改善因贫血引起的低压。
3.生活方式管理
保证每天7-8小时高质量睡眠,避免剧烈情绪波动。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突然改变体位,减少体位性低血压发生风险。
适量运动,选择快走、瑜伽等低强度活动,每周150分钟可提升心脏功能。
4.排除潜在病因
血压长期偏低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异常或某些药物使用有关,需通过检查明确原因。
如有心脏疾病史,例如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足,可能导致血压调节异常,需要进一步评估心脏健康。
5.监测与治疗
建议每日固定时间测量血压,记录变化以提供诊断依据。
若持续低于60毫米汞柱且伴随其他症状,应尽早就医,听取专业医生意见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保持规律作息、平衡饮食及规律运动非常重要。若有任何不适或血压异常波动,及时检查明确原因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