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慢性直肠乙状结肠炎是一种炎症性肠病,影响直肠和乙状结肠的最内层,病变通常表现为黏膜的溃疡、糜烂或炎症,这些病变可能破坏血管,使其容易出血。
2.在炎症活跃期,受累区域的血管脆性增加,当粪便通过时,容易导致黏膜的擦伤和刺激,从而引起出血。
3.研究统计显示,大约30%至50%的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便血。这种情况在疾病活跃阶段尤为常见。
4.临床观察发现,便血通常伴随其他症状如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这些症状的出现取决于病变的严重程度和范围。
及时与医疗专业人员沟通以确认诊断及合适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任何便血的症状都应被认真对待,以避免潜在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