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胃肠道出血:黑色大便通常被称为“柏油样便”,这是由于消化道上部(如胃或小肠)出血,血液在经过消化道时与胃酸发生反应,从而变成黑色。常见原因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癌等疾病。如果伴随有上腹疼痛、乏力等症状,应高度怀疑这些疾病的可能性。
2.消化不良:长期不成形的大便可能是因为食物未充分消化和吸收,导致大便中含有较多未消化的食物残渣。这种情况常见于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以及一些吸收不良综合征。消化不良还可能引起大便恶臭,因为未消化的蛋白质在肠道内发酵,使得大便气味刺鼻。
3.感染:某些肠道细菌感染也会导致大便不成形、黑色和恶臭。例如,细菌性痢疾或其他肠道感染会影响粪便的颜色和形态。伴随着腹泻、发热、腹痛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
4.饮食和药物:某些食物(如动物内脏、红肉)和含铁药物会导致大便颜色变深且黏稠。如果近期饮食习惯发生了变化或服用了含铁药物,也需考虑这一因素。
综合以上几点,如果大便持续半年不成形且黑色黏稠并伴有恶臭,建议尽早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以排除潜在的严重疾病,并及时获得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