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位置与特征:此类癌症位于膀胱黏膜表面,其形态类似乳头状结构。由于其“内翻性”特点,细胞倾向于向内生长,不容易侵犯到膀胱肌层。
2.病理学分类:它属于尿路上皮癌的一种,病理学上被归为低级别。这意味着癌细胞的分化程度较好,与正常细胞更为相似,恶性度低。
3.发病率和预后:膀胱低级别内翻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相对常见,占据膀胱癌病例中的一部分。大多数患者通过手术切除后有较好的预后,但仍需定期随访以监测复发。
4.治疗方法:主要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这种微创手术能够有效切除肿瘤。根据个体情况,也可能考虑使用免疫治疗如膀胱内灌注卡介苗来降低复发风险。
尽管膀胱低级别内翻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的恶性程度较低,需重视定期检查,以便及时发现任何变化或复发迹象,从而进行适当的干预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