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遗传背景:AGS综合症大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涉及多个基因突变。这些基因包括TREX1、RNASEH2A、RNASEH2B、RNASEH2C、SAMHD1、ADAR和IFIH1等。每一种基因突变可能导致不同的临床表现,但共同影响细胞内核酸代谢,导致自身免疫反应。
2.发病机制:AGS综合症的患者由于上述基因的突变,导致机体错误地将自身DNA或RNA识别为外源性物质,从而引发免疫系统过度激活,特别是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这种免疫反应通常会导致慢性的炎症和组织损伤。
3.临床表现:AGS综合症通常在婴儿期出现症状,典型表现包括智力发育迟缓、小头畸形、癫痫发作、肝功能异常以及皮肤上的钙化斑块。患者也可能出现脑部的白质病变和颅内钙化等症状。
4.诊断方法:诊断通常基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MRI)以及遗传学检测。高水平的干扰素α也是一个重要的生物标志物。
5.治疗方案:目前尚无针对AGS综合症的治愈性疗法,治疗主要为对症支持,包括控制癫痫发作、物理治疗和特殊教育以改善生活质量。在研究阶段的新药物尝试靶向针对干扰素通路,希望能减轻疾病的进展。
家族若有遗传史或者发现疑似症状,尽早进行基因检测可以帮助确诊并指导后续的医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