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A期:此阶段患者尚未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但存在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这一阶段的重点是预防,通过控制危险因素来避免进展到下一阶段。
2.B期:这一阶段的患者虽然心脏结构已经发生改变(例如左室肥厚或收缩功能减退),但仍未表现出心力衰竭的症状。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在这个阶段尤为重要,以延缓疾病的进展。
3.C期:此阶段患者已经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如呼吸困难、疲劳、水肿等。治疗目标在于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以及延长患者寿命。通常需要使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并可能需要植入器械或进行手术干预。
4.D期:这一阶段为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即使在最优化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下仍然症状明显。此阶段可能需要接受心脏移植或其他姑息治疗措施。
从一期(A期)发展到二期(B期)的时间因人而异,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个人生活习惯、遗传因素等。有些人可能在几年内没有症状进展,而另一些人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入下一个阶段。定期随访和积极管理风险因素是预防心力衰竭进展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