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研究表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明显增加。
神经系统异常:交感神经兴奋过度会导致心脏输出量增加和外周血管收缩,从而升高血压。
内分泌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跃能引起血管收缩及钠、水潴留,导致血压升高。
血管结构变化: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血管壁增厚和弹性减弱,进一步加重血压升高。
肾脏功能改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会导致体液潴留,加重高血压。
2.药物治疗方式:
利尿剂: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钠和水,从而降低血容量和血压。
β受体阻滞剂:减少心脏输出量,并抑制交感神经系统活动。
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扩张血管来降低血压。
ACE抑制剂和ARB类药物:分别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或阻断血管紧张素II受体,从而减少血管收缩和水钠潴留。
醛固酮拮抗剂:通过抑制醛固酮的作用,减少钠水潴留和血管收缩。
合理使用药物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压,遵循医嘱用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戒烟限酒,以实现更好的血压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