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血液循环状态:拔罐通过负压作用使皮肤受到吸引,毛细血管扩张甚至破裂从而出现瘀斑。如果局部血液循环较好,瘀斑通常较淡;若局部循环不畅或出现淤血,瘀斑颜色会更深。
2.炎症及寒湿情况:局部有炎症或热邪时,罐内可能出现鲜红色,说明该部位可能有炎性反应。而局部有寒湿滞留时,罐内颜色通常呈暗紫或乌黑,提示寒湿积聚较重。
3.体质差异及疾病特点:体质偏弱或容易疲劳者拔罐后,可能会出现暗紫色,反映血瘀体质或气血运行不畅。特定疾病(如风湿、劳损等)可能导致拔罐颜色表现异常。
4.拔罐时间及强度:拔罐时间过长、负压过大也会导致罐内皮肤颜色更深。这并非单纯由身体状态决定,而与操作方式密切相关。
5.个人皮肤敏感性:皮肤敏感性高的人群,血管反应更为明显,当拔罐时血液聚集于局部,颜色会更深。
罐内颜色仅提供参考信息,不能完全作为诊断依据,需结合其他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避免单独依赖这一指标进行健康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