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的穴位位置在哪里

2025-05-1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病情分析:足部的穴位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足底、足背以及脚踝周围区域。足部的这些穴位与全身经络紧密相连,通过刺激可以达到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1.足底:

涌泉穴:位于足底前1/3处,即足趾弯曲时前脚掌凹陷的位置,是肾经的起始穴,有助于补肾强身。

太白穴:位于脚大趾根部内侧凹陷处,属脾经穴位,用于健脾益气。

然谷穴:靠近足内侧,位于舟骨粗隆下方,为肾经穴位,可用于补虚调和。

2.足背:

太冲穴:位于第一、第二跖骨交接部位凹陷中,是肝经的重要穴位,用于疏肝理气。

冲阳穴:位于足背正中,在第二、第三跖骨之间,为胃经穴,常用于助消化、缓解胃痛。

解溪穴:位于足背与小腿相接处的横纹中央,为胃经穴位,对调节胃肠功能有一定作用。

3.脚踝周围:

申脉穴:位于外踝下缘凹陷处,是膀胱经的重要穴位,有助于改善失眠、头晕等问题。

照海穴:位于内踝下缘凹陷中,为肾经穴位,具有滋阴降火的作用。

丘墟穴:位于外踝下缘前方,为胆经穴位,可用于疏肝利胆。

足部的穴位适当按摩或针灸,可以起到调节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但不建议过度用力或盲目操作,以免产生副作用。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