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长期卧床或行动受限:
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会导致背部皮肤局部受压,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加上床褥透气性差,容易引发出汗。
局部湿热环境会增加细菌滋生风险,可能进一步诱发压疮或皮肤感染。
2.体温调节障碍:
躯干是汗腺分布较多的区域,若病人因疾病或药物副作用导致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例如交感神经兴奋亢进,则可能出现背部多汗。
发热状态时,体表代偿性散热也会加剧背部出汗。
3.疾病因素:
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表现为全身多汗,而无法翻身的患者则容易集中体现于背部。
感染性疾病,如肺炎、尿路感染等,可能引发发热和继发多汗。
心肺问题,如心衰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能导致代谢增加,从而产生多汗症状。
4.外部环境因素:
病房温度过高、空气流通不畅或使用不透气的床垫和被褥,也可能是出汗的重要原因。
长期卧床的患者需注意定时翻身以减轻局部压力,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并定期检查是否有皮疹、红肿等情况。如伴随其他症状,例如发热、呼吸急促或心悸,应及时评估是否存在潜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