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急救干预:在发病后的早期阶段进行支架植入,即时再灌注,有助于显著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数据显示,如果在发病90分钟内实现开通闭塞血管,预后效果最佳。
2.长期生存率:支架植入后的一年生存率通常在90%以上,具体取决于其他风险因素和个体健康状况。例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症可能影响整体预后。
3.减少再梗死风险:支架可以有效防止冠状动脉再狭窄,相比传统的药物溶栓疗法,减少了再次心肌梗死的风险。这种长期保护作用在使用药物涂层支架时效果更为显著。
4.改善生活质量:患者在植入支架后,通过配合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服用抗凝药物、戒烟限酒和饮食管理,通常能恢复较好的生活质量。需要定期随访以监测心脏功能和预防潜在问题。
5.并发症控制:支架植入技术成熟,但仍需注意出血、支架内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风险。研究表明,术后合理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可有效降低这些风险。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通过及时置入支架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减少死亡率和再梗死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在此过程中,需要密切配合医疗团队的指导和定期监控,才能实现最优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