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这类药物在脑梗发作后3至4.5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它们通过溶解血栓恢复血流,但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2.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是预防复发的常用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的几率。其适用于大部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但长期使用需要监测胃肠道出血风险。
3.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适用于心源性栓塞患者。这类药物通过干扰凝血机制减少血栓形成。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以调整剂量。
4.神经保护剂:这类药物旨在减少神经损伤,但目前临床应用效果有限,仍处于研究阶段。
药物选择应基于医生的综合判断,考虑患者个体差异及其他健康状况。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应警惕可能的并发症与副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