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肝硬化大多由慢性病毒性肝炎引起,如乙型和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的持续损伤,从而减缓或阻止肝硬化的进展。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显著降低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中,大约40%至50%的人可能会显示出肝纤维化的逆转。
2.对于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药物的疗效普遍较高,可以在大多数患者中实现病毒清除。研究表明,成功清除丙型肝炎病毒后,肝纤维化可在数年内逐渐改善。
3.脾脏体积与门静脉高压有关。随着肝硬化的改善,门静脉压力可能会降低,从而导致脾脏体积缩小。这一过程较为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显著的脾脏体积减少。
4.抗病毒治疗的长期效果还需考虑药物的选择、耐药性、患者的依从性和其他合并症。如果治疗开始较晚,可能已经存在不可逆转的肝硬化,不一定能完全阻止其进展。
为达到最佳效果,应根据病情及时就医,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定期监测肝功能和疾病进展是必要的,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