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生理节律:人体内许多代谢产物,包括尿酸,具有昼夜节律。研究显示,血清尿酸水平在早晨较高,通常在凌晨4点至8点达到峰值。
2.饮食和药物影响:进食、饮酒或服用某些药物会显著影响尿酸水平。例如,高嘌呤食物(如红肉、海鲜)和含糖饮料可导致尿酸升高;而某些降尿酸药物则会降低尿酸水平。选择空腹状态下进行测量可以减少这些外部因素对结果的干扰。
3.水合状态:身体的水合状态也会影响尿酸浓度。一般而言,早晨起床后,身体较为脱水,血浆浓度相对较高,这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测试前至少保持8小时的禁食状态,可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4.标准化操作:医学界通常建议进行血液标本采集时,选择早晨空腹,因为这是一个较为固定、标准化的操作流程,有助于不同个体之间的检测结果具备可比性。
定期监测尿酸水平有助于评估痛风及相关疾病的风险,并指导治疗措施。进行检测前,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大量饮酒,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