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部位和功效图

2024-11-2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病情分析:艾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将艾草制成的艾条点燃后在特定穴位上进行熏灼,以达到调节身体状态和促进健康的目的。以下是常见的艾灸部位及其功效。

1.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主要用于增强体质、补肾壮阳,有助于改善疲倦、虚寒等症状。

2.足三里:位于膝盖下方约四横指的位置,常用于健脾和胃,增强免疫功能,改善消化不良和腹胀问题。

3.神阙穴:位于肚脐中央,常用于温阳散寒,调理脾胃,可缓解腹痛、腹泻等症状,对全身虚弱有辅助作用。

4.气海穴:位于脐下1.5寸,用于调补元气、益气养血,缓解疲劳、提高免疫力,对慢性疾病有一定辅助效果。

使用艾灸时需注意避免烫伤皮肤,保持室内通风,选择合适的时间和频率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