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2024-11-2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病情分析: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是一种由嗜酸性粒细胞在胃肠道内过度积聚引起的炎症性疾病,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整。

1.药物治疗:

口服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通常是首选治疗方案,初始剂量为每公斤体重0.5-1毫克,每日一次。疗程一般为4-6周,但具体时间依据病情决定。

抗组胺药:对于过敏反应明显的患者,可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每日一次,剂量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一般用于辅助治疗,每日10毫克。

生物制剂:针对严重病例,可以考虑使用抗IL-5或抗IL-4/IL-13生物制剂,如美泊利单抗,每月一次注射。

2.饮食调整:

排除饮食法:通过排除疑似致敏食物,如牛奶、鸡蛋、大豆、小麦、花生和鱼类等,以减轻症状。持续时间通常为6-8周。

元素饮食:这种方法采用不含过敏原的合成营养液,具有显著的抗炎效果。适用于难治性病例,通常持续2-4周。

少数情况下,患者需要长期避免某些食物,根据过敏测试结果及个人反应进行个性化调整。

3.定期监测:

内镜检查:可用于评估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通常每6个月至1年一次。

血常规:监测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其它血液指标。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治疗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个体差异较大,治疗方案需个性化定制。注意遵循医嘱,及时复查。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