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靶向药物通过特异性作用于癌细胞表面的受体或内部的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生长。例如,针对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吉非替尼能够显著缩小肿瘤,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几周内可见明显效果。
2.数据显示,在接受EGFR抑制剂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约70%的患者能够观察到肿瘤缩小。对于HER2阳性乳腺癌,通过使用赫赛汀(曲妥珠单抗),超过50%的患者能获得肿瘤缩小的结果。
3.靶向药物的应用不仅限于上述两种类型的癌症。对于BRAF突变的黑色素瘤,使用维莫非尼等靶向药物,也展现出较高的缓解率,研究表明约一半以上的患者能观察到肿瘤体积减小。
4.靶向治疗能够起效的前提是进行精准的基因检测,以确定癌细胞存在相应的靶点。不同癌症类型和个体之间的靶点差异很大,准确的分子诊断是成功实施靶向治疗的关键。
除了靶向药物可能带来的治疗效果外,还需注意其副作用及耐药性问题。常见副作用包括皮疹、腹泻和血液指标异常等,同时,部分患者可能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耐药现象,需要调整治疗方案。靶向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结合病情和基因检测结果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