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肿瘤靶向药主要作用于癌细胞中异常活跃的信号通路或特定基因。常见的靶点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酪氨酸激酶(TK)。
2.靶向药物的使用通常伴随基因检测,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特定的基因突变。例如,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EGFR突变阳性患者适合使用EGFR抑制剂,如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
3.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靶向药物具有较高的专一性,因此副作用相对较少。常见的不良反应可能包括皮疹、腹泻和肝功能异常,但严重度通常低于化疗药物引起的毒性反应。
4.靶向药物治疗效果显著,但也存在耐药问题。一些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可能出现耐药性,这时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或换用其他靶向药物。耐药性可能是由于肿瘤细胞内新的基因突变或其它逃逸机制的产生。
肿瘤靶向药为许多癌症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显著提高了部分癌症的治愈率与生存期,应根据具体病情及基因检测结果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