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了解肛门括约肌功能的重要性
肛门括约肌由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组成,负责控制排便。肛瘘手术过程中,有可能对括约肌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从而影响控便能力。这种功能障碍通常是暂时性的,但需通过适当干预进行恢复。
2.饮食调整以减少对肠道的刺激
在手术后的恢复期,建议食用高纤维食物,例如全麦食品、蔬菜、水果等,可帮助形成软便,降低排便时对肛门的压力。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减少肠道蠕动异常而引发的腹泻或频繁便意。
3.骨盆底肌肉训练的重要性
通过骨盆底肌肉的康复训练(如凯格尔运动),可以有效增强肛门括约肌的力量,改善控便能力。具体方法包括收缩肛门周围的肌肉保持5秒,然后放松5秒,每天练习3-4组,每组10-15次。
4.药物辅助调节肠道功能
如果存在便秘或腹泻问题,医生可能会指导使用缓泻剂或止泻药进行调节,以帮助维持正常排便频率和状态。务必遵循医嘱使用,避免自行滥用。
5.定期复诊评估恢复情况
手术后需要根据医生安排按时复诊。如果便意不可控持续加重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如肛门疼痛、出血等,应尽早就医排查原因,必要时考虑加强康复治疗或二次手术修复。
术后康复期间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肛周护理,避免感染,积极配合康复训练,逐步改善控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