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常见原因包括眼轴长度的改变、角膜曲率异常或晶状体问题。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屈光状态不能完全矫正到正常水平。某些特殊情况如散光、高阶像差以及角膜或眼底损伤,也会影响矫正后视力。
2.如果存在高度近视(超过600度),可能伴随眼底病变,例如黄斑部病变、视网膜脱离或玻璃体混浊,这些改变可能限制视力的提高。
3.年龄相关性问题也需要考虑。例如,40岁以后出现老花眼或其他退行性眼疾,如白内障或青光眼,都可能干扰矫正后的视力。
4.验光方式和镜片质量也可能是影响因素。如果验光方法不准确或佩戴的矫正镜片无法精准对应视力需求,会导致矫正效果不佳。
5.某些全身性疾病可影响视力,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甲状腺相关眼病或高血压引起的视网膜病变。
应定期进行视力复查和眼底检查,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果怀疑有潜在眼病,应及时前往眼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全面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