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坤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外科
1.明确病因和损伤机制:中风引起语言问题的原因多与大脑左半球的言语中枢受损有关。急性期需要通过头颅CT或MRI检查,确定中风类型(如缺血性或出血性)和受损区域。
2.药物治疗:在急性期内,缺血性中风可使用溶栓药物(如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改善血流,但需在发病4.5小时内进行;而针对出血性中风,可应用降压药、止血药等以减少进一步损害。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控制病情进展,为后续康复创造条件。
3.语言功能评估:由语言治疗师或神经康复医生进行详细功能评估,包括听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口腔运动能力等。例如,判断患者是否能够理解简单词汇或句子,能否准确发出声音。
4.康复训练:早期介入语言治疗是关键。具体方法包括:
语音练习:重复简单发音,从单音到单词逐步过渡。
语言理解训练:通过图片、手势提示患者理解问句并尝试回应。
交流工具:对于恢复较慢的患者,可考虑使用辅助性沟通工具,例如书写板或语言生成设备。
5.家庭支持和心理干预:中风患者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家人应鼓励其多参与日常对话,保持耐心,不打断或纠正,以增强自信心。
6.饮食与生活方式管理:合理控制血压、血脂及血糖,避免高盐高脂饮食,戒烟限酒,同时遵循医嘱服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以降低再次中风风险。
积极治疗与科学康复可显著改善语言功能,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