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病因:尽管确切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遗传因素和环境触发因素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吸烟被认为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一项危险因素。
2.症状:早期常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僵硬和肿胀,通常对称地出现在手指、手腕、膝盖或脚趾等小关节处。患者常在晨起时感到关节僵硬,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
3.流行病学:类风湿关节炎影响全球约0.5%至1%的人口,更常见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例约为3:1。发病年龄通常在30至60岁之间,但任何年龄均可受到影响。
4.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特定的血液指标,如类风湿因子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有助于诊断。
5.治疗:治疗目标是减轻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并延缓疾病进展。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和疾病修饰性抗风湿药物,如甲氨蝶呤生物制剂等。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需长期管理的疾病,及时发现和有效治疗能显著减缓疾病进程和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规律的医学监测和遵循医嘱对于防止关节损伤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