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生理性心律不齐:儿童尤其是在青春期,可能因为自主神经系统未完全成熟而出现生理性心律不齐,这是正常现象,通常不需要治疗。
2.心脏结构问题:先天性心脏病或其他心脏结构异常会导致心律失常。例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先天性畸形可能影响心脏电信号传导。
3.电解质失衡:钾、钠、钙等电解质浓度异常可导致心律失常。这可能由于饮食不当、脱水或某些疾病引起。
4.感染或炎症:某些病毒感染能引发心肌炎,从而导致心律不齐。这种情况通常伴随其他症状,例如发烧、乏力等。
5.药物影响:某些药物,特别是含有刺激成分的药物,如哮喘药,可能引起心律不齐。
6.心理因素:压力、焦虑或过度紧张情况下,交感神经系统活跃增加,可能短时间内导致心律不齐。
在观察到儿童心律不齐后,应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详细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采取必要措施。不宜自行判断或延误就医,以免错过及时干预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