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来源:谷草转氨酶主要存在于心脏、骨骼肌、肝脏和红细胞中,而谷丙转氨酶主要集中于肝细胞,但在骨骼肌中也少量存在。骨骼肌损伤更容易引起谷草转氨酶的升高,但严重时谷丙转氨酶也可能增加。
2.骨骼肌损伤的常见原因:剧烈运动、创伤性事件(如车祸或撞击)、横纹肌溶解症等情况都会破坏肌肉细胞膜,导致细胞内的转氨酶释放到血液中。例如,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可导致转氨酶水平短暂性升高,这被认为是一种生理性反应;而横纹肌溶解症则可能伴随显著的转氨酶升高,并需要及时处理。
3.转氨酶升高的特点:骨骼肌相关的转氨酶升高通常伴随其他肌肉损伤标志物的变化,例如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如果仅有转氨酶升高而没有肌酸激酶的明显变化,则需考虑其他病因,如肝损伤。
4.区分肝源性与肌源性转氨酶升高的方法:通过检测肌肉损伤相关指标如肌酸激酶及肌红蛋白,可以辅助判断转氨酶升高的来源。临床表现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譬如是否存在肌肉疼痛、乏力或尿色异常。
骨骼肌损伤引起的转氨酶升高多为一过性,但若因病理性损伤导致持续升高,则需积极处理诱发因素并密切监测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