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长期站立或过度体力活动,因为这会增加腹腔压力,加重胃下垂。
饮食后避免立即平躺,应保持适当的上身直立姿势,促进胃内容物排空。
减少精神紧张,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神经系统调节消化功能。
2.饮食调理:
少量多餐,每日可分为5~6餐,以减轻胃部负担,同时提高摄入热量,防止营养不良。
食物选择应以易消化、高蛋白质和高热量为主,如瘦肉、鱼类、奶制品等。避免辛辣、生冷、油腻及过硬的食物,这些可能刺激胃黏膜。
饭后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可以适当进行轻柔的散步,帮助消化。
3.药物治疗:
如果胃炎症状明显,可使用保护胃黏膜、减少胃酸分泌或促进胃动力的药物,例如铝碳酸镁、抑酸剂、促胃动力药等,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若存在伴随感染性胃炎,应针对病原体(如幽门螺杆菌)进行抗感染治疗。
4.针对严重胃下垂的干预:
通过佩戴腹带支持腹部,减轻胃的下垂程度,但应注意松紧适度。
在极端情况下,若胃下垂已经导致胃功能紊乱且影响正常生活,则可能考虑手术矫正,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胃下垂通常是一个慢性过程,多数可以通过非手术手段得到改善。长期坚持治疗和调理是关键,同时定期复查胃镜或其他影像检查可帮助评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