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确认出血来源:
胰腺癌术后出血可能来源于手术部位动脉、静脉或胃肠道。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或血管造影可以明确出血位置。同样,持续监测术后引流液的颜色和量也是判断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的重要方法。
2.评估患者的病情稳定性:
如果发现心率加快(通常超过100次/分钟)、血压下降(收缩压低于90mmHg)或尿量减少(少于0.5mL/kg/h),需要警惕出现了因为失血导致的循环衰竭。这时血红蛋白水平也常降低,一般会低于正常下限的12g/dL。
3.补充血容量和纠正贫血:
如果出血导致血容量不足,需要立即通过输注晶体液、胶体液或血制品(如红细胞悬液、血浆)来恢复血容量。大多数情况下,输血是必要的,尤其当血红蛋白低于8g/dL时。
4.止血干预:
非手术干预:对于某些缓慢渗血的情况,可以通过药物如抗纤溶药物(氨甲环酸等)帮助止血。如果影像学确定是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可采用介入栓塞术封堵破裂血管。
手术干预: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或者出血速度快,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止血。这通常包括缝合修复受损血管或清除血肿。
5.处理潜在诱因:
胰瘘是胰腺癌术后出血的一个重要诱因,因为胰液的腐蚀作用可导致血管侵蚀。应严格监控胰瘘的发生,并使用引流装置及时排除胰液,同时使用生长抑素类药物减少胰液分泌。
6.监控凝血功能:
胰腺癌患者术后往往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如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或血小板减少。此时需要根据具体指标补充维生素K、新鲜冰冻血浆或血小板,维持正常的凝血状态。
7.预防感染:
持续出血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因此需保持严格的无菌操作,并在必要时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
胰腺癌术后出血是一种复杂问题,必须综合应用多学科手段尽早干预,避免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