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急性期处理:在伤后24-48小时内,可采用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2-3小时进行。冷敷能够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和肿胀。48小时后可改用热敷或温热毛巾敷患处,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康复。需要避免过高的温度以防止烫伤。
2.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或双氯芬酸可用于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但需遵医嘱服用,并注意可能引起的胃肠道副作用。如果肌肉痉挛明显,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肌松剂。
3.理疗措施:超声波、低频电刺激或红外线等物理治疗方法能够帮助减轻疼痛和促进恢复。这类治疗通常需要在专业机构完成,每周进行2-3次,持续数周效果较佳。
4.颈托使用:在急性期,如果疼痛明显并伴有活动受限,可以短期使用软质颈托固定,限制颈部活动,减轻负担。但不宜长期佩戴,以免颈部肌肉功能退化。
5.功能锻炼:恢复期可进行适当的颈椎肌肉拉伸和力量训练。例如头部前后左右轻微活动,以及肩颈的放松练习,这些都能帮助强化支撑颈椎的肌肉群。但需注意循序渐进,不宜强行牵拉或剧烈运动。
6.生活方式调整:改善日常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或持固定姿势,必要时定期起身活动,调整工作台的高度,使视线水平保持自然直线。选择适合的枕头高度,确保睡眠中颈椎的生理曲度正常。
如果颈椎拉伤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恶化,如麻木、头晕、手臂无力等,应尽快至医院就诊,排除其他更严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