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负压作用:拔火罐时,罐内形成负压,这会导致皮肤和毛细血管被拉升,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这种负压可能会导致一些毛细血管破裂,从而出现水泡。
2.时间过长:拔火罐的时间如果过长,皮肤长期暴露在负压环境下,更容易形成水泡。一般来说,拔火罐的时间应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以避免对皮肤的过度刺激。
3.皮肤敏感性:有些人的皮肤比较敏感,容易受外界刺激出现水泡。如果皮肤本身就比较脆弱,那么在拔火罐时更容易出水泡。
4.拔火罐方法不当:如果操作人员在拔火罐时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例如负压调节不当或者拔罐位置选取不合适,也可能导致水泡的产生。
5.个体差异:不同人的皮肤厚度、血管分布以及对负压的耐受力都有所不同,因此即使是同样的操作,有些人可能不会出水泡,而有些人则很容易出水泡。
建议在拔火罐前做好皮肤清洁,选择专业的拔火罐技师,并且严格控制拔罐时间和频率。对于皮肤较为敏感的人群,应谨慎使用此类疗法。如果已经出现水泡,应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感染,必要时寻求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