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饮食管理:
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全谷物、豆类、蔬菜和水果。高GI食物会在短时间内显著提升血糖水平,而低GI食物则会使血糖缓慢上升。
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每餐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控制在45-60克之间。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建议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这有助于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从而平稳血糖。
避免高糖食品和含糖饮料,它们会迅速提高血糖水平。
2.运动管理:
餐后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或骑自行车。研究表明,餐后30分钟进行20-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可以显著降低餐后血糖水平。
定期锻炼,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3.药物管理:
根据医生建议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胰岛素等。
按时服药,不随意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确保血糖稳定。
4.监测血糖:
定期自我监测血糖水平,尤其是餐后2小时,以便了解血糖波动情况,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
每日记录血糖值,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通过数据分析找出影响血糖变化的因素。
综合以上措施,通过合理的饮食选择、适度的运动、遵医嘱用药以及定期监测,可以有效控制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