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发病机制: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起动脉壁增厚和硬化,逐渐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
2.影响范围:多发生于小动脉和中等大小的动脉,尤其是在膝盖以下部位。常见的受累动脉包括股动脉、腘动脉等。
3.症状表现:
间歇性跛行: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小腿疼痛,休息后缓解。
静息痛:夜间静止时感觉足部疼痛。
皮肤改变:患肢皮肤苍白、冷感、毛发减少,并可能出现溃疡或坏疽。
4.检查诊断:可通过踝肱指数测量、超声多普勒检查、CT血管造影等方法进行评估。
5.治疗方案:
控制血糖: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是基础。
改善循环:使用药物如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
手术治疗:严重者可能需要血管手术如血管成形术或搭桥手术。
下肢动脉病变可导致严重的组织缺血,甚至面临截肢风险。早期干预和有效管理对预防和延缓疾病进展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