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正常范围:一般来说,健康人每天排泄的尿蛋白不超过150毫克(即0.15克)。检测到尿蛋白为0.15克/升并不一定意味着有严重问题。
2.生理性因素:某些生理活动如剧烈运动、受凉、发热、精神紧张等可能会导致一过性的尿蛋白增加。这种情况下,尿蛋白水平会在休息后恢复正常。
3.原发性肾病:若持续存在蛋白尿,需要排除原发性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这类疾病需要通过进一步的血液及尿液检查来确诊,例如测定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
4.继发性因素: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能引起蛋白尿。这类疾病需进行相关疾病的筛查和治疗。
5.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等也可能引起蛋白尿。如果正在服用这些药物,可以咨询医生是否调整用药。
6.随访观察:如果首次发现尿蛋白0.15克/升,应在不同时间段重复检测,以确定是否为暂时性现象。可以在1周至1个月内复查尿常规、尿沉渣和尿蛋白定量。
7.健康管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和避免吸烟饮酒,有助于维护肾脏健康。另外,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和血压水平。
尿蛋白0.15克/升虽然不算严重,但需要进一步观察和排查潜在原因。若情况持续或恶化,应及时就医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