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液分析:
通过清洁中段尿样或者导尿方式获取尿样。
检测白细胞酯酶和亚硝酸盐,阳性结果提示尿路感染。
显微镜下观察,若每高倍视野中白细胞数超过5个,即可认为有炎症反应。
2.尿培养:
金标准方法,用于确认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性。
湿巾或肥皂水清洁会阴部后,收集清洁中段尿样,或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导尿。
培养结果通常需要24-48小时,若菌落计数≥10^5CFU/mL,提示显著感染。
3.影像学检查:
超声波检查:用于评估肾脏和膀胱的结构异常,如肾积水或输尿管扩张。
排泄性尿路造影:在复发性或复杂性尿路感染病例中使用,检测膀胱输尿管反流。
放射性核素扫描:如DMSA扫描,用于评估肾脏疤痕形成和功能受损情况。
早期发现并治疗小儿尿路感染对于预防长期肾损害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出现发热、尿频、尿急或排尿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