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脾阳虚主要表现为脾功能低下导致的阳气亏虚。其特征包括:
1.症状表现:常见食欲不振、腹胀、腹痛、四肢不温、便溏或腹泻等。
2.面色:多呈现白而无华,甚至有些浮肿。
3.舌象:舌质淡胖,苔白滑。
4.脉象:一般为沉迟或细弱。
5.病因:可能由饮食不节、居处寒湿、久病损伤、过度劳累等导致。
6.治疗原则:常用温补脾阳的方法,如附子理中丸等中药调理。
脾阴虚则是指脾胃阴液不足,无法滋润脏腑组织。其特征包括:
1.症状表现:口干唇燥、皮肤干涩、食少体瘦、大便干结等。
2.面色:通常偏黄或消瘦。
3.舌象:舌质红少津,苔薄少。
4.脉象:一般为细数或弦细。
5.病因:多因长期思虑过度、饮食不当、久病耗损等原因引起。
6.治疗原则:以养阴健脾为主,常采用沙参麦冬汤等方剂。
辨别二者的关键在于观察患者的寒热表现和体质变化。脾阳虚多表现为寒象,而脾阴虚则多为热象或虚热。根据具体的症状特点,以适宜的中药和生活调理进行对症治疗,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并改善体质。